江北专业ISO9000认证把手册和程序文件和企业制度做成两套各自独立的体系,使得“两层皮”的现象愈来愈多,进而很多人也对标准是否有用产生了怀疑。这种现象ISO也注意到了,这次的标准修订,去掉了对体系文件的特定要求,不再把体系的文件叫做“管理手册”、“程序文件”,而是将文件的命名权交给了企业。标准是这样表述的:组织的质量ISO9000认证申报公司管理体系应包括:(1)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信息;(2)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。
江北专业ISO9000认证合同签订:在正式审核前,认证机构还需要与公司签订认证合同。这才是重要的,毕竟人家认证机构也不是公益单位。至于合同内容,你根本不需要了解,只需要知道合同金额,我当初所在的机构,一般收人家一万多,具体金额因公司规模、审核内容、机构而异。认证审核:合同签订完,认证机构就开始干活了,针对初ISO9000认证申报公司次认证,认证机构一般分预审、正式审核两次进行体系审核工作。一次预审,主要是因为认证机构初到单位,还不是很熟恐公司的情况,所以对公司有个初步的了解。
江北专业ISO9000认证再有一点不同的是,对于证据标准更强调是结果的证据,如8.2.3评审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结果、8.4.2建立和实施对外部供方的评价结果的证据、8.4.3监视外部供方的业绩的结果的证据等等。以“评审”、“建立”、“实施”等动作开始,以“结果的证据”结束,表明标准在证据方面,更强调的是动作产生的ISO9000认证申报公司结果,也并非事情本身。更强调你有没有做,也不是你有没有。新版标准的内容,提供了文件适应组织实际详略的指南,突出的是适应,应该多的就要多,并非是对组织过程复杂文件简单的宽容。
江北专业ISO9000认证可以想到的一种现象就是,出于惯性,图省事和固化的思维,会有相当的企业或者咨询机构在编制体系文件的时候,依旧沿袭以前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这样的格式。这没有错。但问题是鼓励不鼓励这样继续做下去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连贯性比较好,也比较省事,看的也比较清楚,但坏处也显而易见,难以执行和落地,两张皮,摆样子脱离企业实际等等。所以,从咨询机构的角度说,不能只ISO9000认证申报公司图降低成本,能做到真正从企业实际出发,做出一套用于实际操作的体系文件,才是持续发展的王道。